福建自貿區發揮沿海近臺優勢,凸顯“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示范區”引領作用
用開放促融和讓兩岸“一家親”
平潭臺灣創業園。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韋茂金攝
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福建自貿區管委會供圖
海南日報記者郭嘉軒 傅人意 計思佳 陳雪怡
福建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運行3年來,發揮沿海近臺優勢,探索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路徑,在推動兩岸貨物、服務、資金、人員等自由流動方面先行先試,凸顯了“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示范區”的引領作用。“兩岸一家親”的制度創新體系逐漸成型。
臺灣水果“夕發朝至”的背后
5月13日,美麗的鷺島華燈初上。記者隨意走進廈門街頭一家臺灣水果店,金鉆鳳梨、愛文芒等臺灣特色水果新鮮又便宜。老板林先生熱情地招呼道:“隨意嘗嘗,都是臺灣自己家基地的水果。昨天早上采摘下來,剛剛運到店里,非常新鮮。”
臺灣的水果掛在樹上就可以預售;早上采摘,下午就能通關到達福建;水果可以一邊上架一邊檢疫……臺灣水果“夕發朝至”的背后,得益于福建自貿區在全國率先實施的一系列便利通關及檢驗檢疫措施——
2015年初,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實施關檢“一站式”查驗平臺+監管互認,海關與檢驗檢疫部門強化協作,實現作業空間合并、作業時間一致、作業系統并行,場所設施、查驗設備等資源共享,有效提升了通關速度,降低了企業成本。據測算,改革前,企業申報需提交的海關申報數據73項,檢驗檢疫數據96項,合計169項。“一次申報”后,相同項目不需重復申報,企業僅需申報105項,減少超過30%的申報項目。企業通關時間縮短40%,節約50%的人力資源,每標箱減少物流成本約600元,而全省共節約查驗場地22萬平方米。
“邊抽樣檢驗,邊上架銷售”的檢驗檢疫模式,讓臺灣水果“進得來,放得快,管得住”,通關速度由3個工作日縮短到1個工作日,在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形成對臺資企業獨特的吸引力。2017年僅廈門口岸進口的臺灣水果,就占到大陸總進口量的八成以上,總量逾4萬噸。福建自貿試驗區這一做法,獲評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開放就業領域便利往來生活
2015年畢業于臺灣大學經濟學專業的黃柏豪,如今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一家民宿管理財務,在和記者聊天時,眼中不時閃現出對未來的憧憬。
早在大學期間,黃柏豪就在導師帶領下,赴大陸多個城市參加過社會實踐,所以畢業后他就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未來發展在大陸。
“這些年大陸經濟飛速發展,臺灣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大陸就業和在臺灣就業收入差不多。看眼前,大陸對臺灣大學生就業提供住宿補貼、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看長遠,大陸的事業發展空間遠遠大于臺灣。我作為一名經濟學專業大學生,這個賬還是算得出的。”黃柏豪講得靦腆而自豪。
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管委會,對臺事務專員施亞嵐告訴記者,管委會在行政服務中心內專門設立了“臺胞服務中心”。她作為對臺專員,幾年來協助了數百名臺商在平潭注冊公司,主要是開展相關優惠政策宣講,指導和協助公司注冊申請。臺商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當天就可以拿到新公司的營業執照。
據福建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建自貿區自設立以來,對臺就業開放已拓展到醫療、教育、建筑、設計、旅游、人力資源、電子商務等領域,同時圍繞兩岸人員往來便利化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全力打造臺胞第二家園——
率先實施臺灣居民入境免簽注和試點簽發電子臺胞證政策;臺車入閩啟動實施并進入常態化,臺灣入閩機動車只需1個工作日即可辦好臨時號牌、行駛證和臨時駕駛許可,機動車6個月省內暢行無阻;促進臺胞便利就業,率先采認臺灣地區建筑、醫療、教育、旅游等專業領域從業資格證書;率先開展臺胞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試點;率先出臺《臺灣特聘專家制度暫行辦法》,目前已特聘臺灣專家、專業人才112人;率先聘任臺商臺胞擔任社區主任助理、業委會主任和社區居民大學校長;臺胞憑借《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直接參加居住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推動臺籍職工與普通市民執行相同公積金政策……
黃柏豪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用臺幣就可以購買從平潭至臺北的“海峽號”船票,三個多小時就可以跨越海峽。我在平潭工作之余,還通過了兩門大陸注冊會計師考試。現在我在大陸工作學習,比在臺灣還方便。”
青年互動融合兩岸未來
廈門市海峽雙創基地總經理范姜鋒,已經在福建工作了9個年頭。雙創基地總經理,是這個臺灣青年在大陸的第三份工作。因熱心開展兩岸青年交流交往活動,積極促進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在剛剛過去的“五四”青年節,范姜鋒被福建團省委授予“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無獨有偶,就在范姜鋒獲獎的幾天前,林智遠等5位臺灣青年,也剛剛榮獲福建省勞動模范稱號。
“勞模”“五四青年獎章”,這些從前對臺灣青年遙不可及的榮譽,如今也由兩岸青年共享。這是自貿區出臺鼓勵政策,吸引越來越多臺灣優秀青年大陸創業的顯著成效。
為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福建自貿區分別在福州、廈門和平潭3個片區搭建8個兩岸青創基地,為臺灣青年提供項目對接、注冊登記、資金扶持、稅收減免、貸款融資等項目落地輔導服務,并從創業場所、資金、住房和社會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目前臺灣青年創業服務平臺覆蓋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光電科技、文化創意等多個領域。
據介紹,2016年至2017年廈門市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專項獎勵資金達到95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場租房租補貼等超300萬元,出臺管理細則,首批15位臺灣同胞成功申請入住市級公租房。福州片區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投入運營僅3個月已爆滿,引進臺資企業88家;平潭臺灣創業園臺資企業80家,從業人員近1000人,2017年園區企業總產值達到25.3億元。
在范姜鋒的眼中,青年就是兩岸的未來:“大陸有很大的市場,臺灣青年有很棒的技術。對于臺灣青年來說,在大陸成功發展的關鍵,就是加強和大陸青年創業者的合作。這不僅使臺灣青年在大陸的創業之路順利、長遠,更將形成兩岸未來的水乳交融。”
(本報海口5月18日訊)
數說
水果
2017年僅廈門口岸進口的臺灣水果,就占到大陸總進口量的八成以上,總量逾4萬噸。福建自貿試驗區這一做法,獲評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創業
2016年至2017年
廈門市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專項獎勵資金達到950萬元
出臺管理細則,首批15位臺灣同胞成功申請入住市級公租房
創業啟動資金、場租房租補貼等超300萬元
福州片區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投入運營僅3個月已爆滿,引進臺資企業88家
平潭臺灣創業園臺資企業80家,從業人員近1000人,2017年園區企業總產值達到25.3億元
人才
率先出臺《臺灣特聘專家制度暫行辦法》
目前已特聘臺灣專家、專業人才112人
率先聘任臺商臺胞擔任社區主任助理、業委會主任和社區居民大學校長
制圖/陳海冰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