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省委迅速組織11個考察團分赴全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并及時總結經驗,以求充分借鑒,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融會貫通學經驗,凝心聚力謀開放,南海網即日起特別推出專欄“自貿區專報”,及時報道海南探索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的進展,并集納國內11個自貿區和國際自貿港的相關新聞,助力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我省已形成“四方五港多港點”發展格局,將對標國際一流港口建設水準發力——
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起航
洋浦港區小鏟灘碼頭。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攝
-海南日報記者邵長春 陳雪怡
通訊員潘彤彤 符士春
4月26日早晨,海口港又迎來了繁忙的一天。作為我國沿海24個主要港口之一,它不僅是我省與大陸聯系的重要交通節點,更是全省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滿載集裝箱、油品、糧食、雜貨、游客和汽車的客貨滾裝往來于瓊州海峽之上,頻繁進出海口港,甚至連火車這種龐然大物也要藉此進出島……
港口,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重要支撐,而海南作為島嶼省份,建設國際一流港口的意義對于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來說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未來我省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航程中,港口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經過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的開發建設,我省港口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已形成以海口港為全國主要港口,洋浦港、八所港、三亞港和清瀾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的分層次布局和“四方五港多港點”發展格局。
近日,海南黨政代表團分赴全國各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代表團成員、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林東在走訪了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各個繁忙的港口和碼頭后,感觸很深,他說,廣東的交通基礎設施發達,特別是港口等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為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這方面值得海南交通人學習借鑒。”
此次考察,根據省委安排,省交通運輸廳參與了赴廣東、福建、天津、遼寧、上海、四川、河南7個省(市)自貿區的考察學習,也足見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未來的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中的重要性。
據統計,去年全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已達1.85億噸,并已形成了覆蓋全國沿海各主要港口的內貿航線網絡及連結東南亞、輻射亞歐的外貿航線布局;今年還計劃開通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集裝箱航線。
雖然目前我省港口建設已形成了一定規模,但對標自貿區和自貿港的建設要求,特別是與第三代、第四代現代化港口相比較,差距仍較大。港口發展“散、亂、弱、小、低”的總體格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缺乏核心競爭力。
“各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都堅持規劃先行,規劃站位高,謀定而后動,不但能夠有力指導自貿區當前的發展,也為未來復制推廣經驗留下發展空間。”林東說,從地理位置看,我省地處祖國最南端,靠近國際主航道,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必須對標國際一流港口建設水準發力,“交通人要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發揮重要的先手棋、排頭兵作用。”
目前,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正在加快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推動全省“海陸空立體化交通系統”的一體化,增強海南與國內外的互聯互通水平,做好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的交通基礎配合和保障。
在推動港口碼頭、郵輪母港、游艇碼頭等基礎設施完善升級的同時,我省還將加快促進傳統航運向水上旅游和高端服務業轉型,推動海南郵輪游艇產業發展和海上旅游航線開發,高品質、高標準打造1000海里環島海上旅游黃金水道。
(本報海口4月27日訊)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