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強省 藍色機遇
陵水分界洲島旅游區,工作人員在“海底牧場”的珊瑚保育區,進行珊瑚生長情況巡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海洋經濟,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海洋資源如海洋油氣、清潔能源的開發能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圖為位于澄邁縣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內的馬村港中海油碼頭。
優質的海南羅非魚已出口到了亞洲、美洲、非洲、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圖為位于澄邁的海南翔泰漁業有限公司羅非魚生產線。
臨高去年漁業總產量達50.64萬噸,增加值90.54億元,連續17年保持全省第一。圖為臨高一家深海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基地進行捕撈作業。
海南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謀求打造國際中轉樞紐港。圖為今年3月6日,洋浦港口岸小鏟灘碼頭對外啟用。洋浦港小鏟灘碼頭是我省港口資源整合重點工程之一,自2012年4月開工建設,2016年9月竣工開港試運營,此后陸續開通了6條華東、華南貿易航線。2017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18萬標準箱,今年有望突破30萬標準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全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和全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南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海南有責任也有能力在國家海洋戰略實施中挑起相應的擔子。
30年來,歷屆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開發,相繼提出了發展海洋經濟的構想。
近5年來,我省加快實施海洋強省戰略,在海洋牧場建設、海洋旅游、海產品養殖加工、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科考科研等方面取得明顯成就。
未來,海南將高起點發展海洋經濟,積極推進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海底礦物商業化開采,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南海資源開發,加快培育海洋生物、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裝備研發與應用等新興產業,支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
總策劃| 郭志民 任小東 華曉東 吳澤明 翁朝健 林紹煒
執行策劃| 曹健 黃娟 程旺 吳卓 李英挺 朱和春 董純進 張成林
主編| 丁靜 傅人意 林容宇 蔡佳倩 羅安明
美編| 楊薇 張昕 陳海冰 孫發強 王鳳龍
圖片| 新華社 海南日報社
責任編輯:鄧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