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30年 美好新海南| 建省30年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走在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大道上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文藝演出。本報記者陳元才通訊員朱德權秦海靈攝

              海南日報記者劉操 通訊員呂妍

              作為我國最年輕的省份、最大的經濟特區、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還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生活著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4.42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8.11%,其比例在全國排前十位。

              30年來,海南民族地區與全省一樣,因改革開放而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30年前,一個個百業待興的小縣城;30年后,一個個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之城。可以說,進入新時代,海南民族地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高速公路開工。本報記者張杰攝

              民族團結事業不斷鞏固發展

              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通過各族干部群眾的努力,海南少數民族實現了從基本溫飽尚未解決到邁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近年來,我省始終把民族工作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和事關全局的大事來抓,始終把維護民族團結從全局和戰略來部署和推動。為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及《意見》的責任分工方案,明確了加強民族團結、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主要任務和工作措施。

              近些天,五指山、陵水、樂東、海口、三亞、瓊海等市縣,都在舉辦豐富多樣的“三月三”節慶活動,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

              海南不斷改革創新,一步一步地把“三月三”這個當地黎族、苗族傳統節日提升為全省性重要文化活動,打造成符合國際旅游島發展的節慶新品牌。

              這是民族團結在我省各族人民中的一個生動體現。我省將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節慶活動所在月定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借助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采取新聞報道、政策宣講、領導專訪、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民族知識、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廣泛宣傳“兩個共同”和“三個離不開”思想,筑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今年2月,海南省出臺《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吹響“十三五”時期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沖鋒號。這項《規劃》對海南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事業發展部署了十項重點任務,即大力推動經濟和民生事業全面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贏脫貧攻堅戰,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強特色保護工作,創新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加強少數民族人才建設,全力促進對外交往交流交融,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等。

            黎村新貌。本報記者武威攝

              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出入更便捷了,生活更舒適了,在家門口也可以向全國各地銷售土特產了——這是我省少數民族地區百姓的共同感受。

              近年來,我省加強民族地區的交通、水利和城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先后組織實施一大批交通、水利、電力、能源、通訊等重點工程,建成一大批支撐民族地區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為民族地區長遠發展增添了后勁,夯實了基礎。

              發展經濟,交通先行。環島高鐵全線貫通,三亞繞城高速公路、中線高速公路海口至瓊中段建成通車,瓊中至樂東高速公路即將通車,白沙快速出口路、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灣高速公路動工開建,田字型高速公路列入國家公路網規劃,全省將很快實現“縣縣通高速”; 2015年-2016年,投資4.28億元,硬化民族村莊道路660.5公里,實現民族村莊道路硬板化“村村通”,在全國率先完成民族地區農村道路“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設。一條條水泥路不斷向廣大黎村苗寨延伸,百姓告別了“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塵”的歷史。

              電力保障方面,昌江核電一號機組、東方電廠擴建工程、儋州峨蔓風電場二期、東方四更發電場、東方高排發電場已建成投產,華能東方電廠、樂東西南電廠相繼投產運營,瓊中抽水蓄能電站、國電海南西南部電廠陸續開工建設,電網主網架建設基本完成,扭轉了電力長期短缺的局面。建成東方1-1氣田二期、樂東氣田,鋪設了三亞-東方-洋浦-海口天然氣管道,城市天然氣管網不斷完善。

              水利方面,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強化,紅嶺水利樞紐工程基本建成,大廣壩二期水利樞紐竣工投產,擴建三亞大隆水庫、瓊中紅嶺水庫、陵水小妹水庫等大型水利工程,農業生產基礎條件逐步改善;建成了五指山、白沙和保亭等市縣河段防洪工程。

              通訊方面,城市和行政村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分別達到89.2%、71.0%,4G覆蓋率分別達到99.1%、84.7%,固定寬帶網絡接入速率躍升全國中上水平,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歡跳竹竿舞。本報記者李幸璜攝

              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發展

              彈指30年,百業待興的海南民族地區變身為富強文明美麗的勃興之地。

              我省聚焦民族群眾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緊盯薄弱環節,持續加大投入,推動民生實事落地生根,大力推進醫療、教育、安居、環境等民生建設,千方百計讓民族群眾生活更富裕、教育更普惠、看病更方便、出行更便捷,讓越來越多民族群眾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海南有5個國定貧困縣,其中4個是民族市縣,2017年,全省貧困人口數8.3萬人,其中,民族地區貧困人口數約5.79萬人,占全省比例69.75%。少數民族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是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難點和重點。這幾年,海南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重點實施了產業扶貧、旅游扶貧、就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精準幫扶措施。2016年,全省脫貧2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脫貧15.55萬人,全面完成了民族貧困地區的全年脫貧目標任務,貧困發生率由12.3%降至1.5%。

              民族教育事業發展不斷推進,我省實施全面改造薄弱中小學校工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從2016年秋季起,免除全省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少數民族學生學雜費、住宿費和教材費。

              2018年以來,新農保領取待遇人員基礎養老金提高到160元,遠高于國家現定最低標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得到加強,基本建成縣、鄉、村三級文化網絡。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與傳承,目前全省擁有國家級少數民族非遺項目13項、省級項目35項;“三月三”、全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保亭嬉水節等民族文化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

              我省立足民族地區生態、環境、氣候等天然優勢,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民生優勢,著力保護綠水青山和藍天白云,在加強民族地區生態建設的過程中,力求走出一條具有海南民族地區特色的百姓富裕、生態優良、民族和諧的綠色發展之路。

            茶園時光。本報記者武威攝

            特色產品。本報記者陳元才攝

              特色產業逐步做優做強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這里森林茂密,溪流纏繞,村莊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有著“天上什寒”的美譽,猶如世外桃源。從前,這里的村民僅靠種植少量水稻,勉強養家糊口。如今,這個“養在深閨”的偏遠貧困村,抓住打造鄉村旅游扶貧示范點的機遇,挖掘民俗特色,推動農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進而變身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和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村民人均純收入13721元,高于全省農民人均收入水平。

              近年來,海南民族地區積極參與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旅游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實施“國際旅游島+”計劃,鄉村游、健康旅游等旅游新業態加快發展。海南在特色村寨建設過程中,注重與美麗鄉村、全域旅游相結合,大力推動民族旅游商品開發、民族文化傳承和民俗旅游產業發展;注重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讓貧困群眾獲得更加持續穩定的脫貧增收能力。如今,特色村寨已成為民族地區推進脫貧攻堅、旅游產業升級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

              據介紹,我省將特色民居、特色文化、特色產業、生態保護、民族團結“五位一體”建設理念有機融合,2011年至今共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6750萬元,各級政府投入建設資金1.92億元,建設5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新建及改建具有黎族苗族風情元素的特色民居3323間,建成一批民族文化博覽館、黎族苗族風情展演場所。

              與此同時,我省還積極推進民族地區旅游景區建設,重點支持呀諾噠、檳郎谷等民族地區生態旅游景區開發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目前,民族地區共有22家高質量、高標準的景區;全省5家5A級景區全部在民族地區;陵水清水灣、香水灣、土福灣旅游度假區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黎安風情小鎮、檳榔河鄉村文化旅游區、臺灣民俗文化風情鎮進展順利。

              (本報海口4月19日訊)

              一把手訪談

              省民宗委主任吉明江:

              為新時代海南民族地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海南日報記者劉操 通訊員呂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海南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大力扶持和幫助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善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民族地區經濟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省民宗委主任吉明江日前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南迎來了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全省少數民族地區一定要鑄牢新時代海南民族工作的政治基礎,鑄牢在經濟、法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建設基礎,為民族地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活力,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十九大報告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等各個方面給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確部署和要求。吉明江表示,十九大報告為海南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海南民族地區仍存在經濟總量小、貧困面大、基礎設施落后、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等問題,脫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民族地區與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仍需付出巨大努力。”吉明江認為,海南要以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為重點,夯實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基礎。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實施特色產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等工作,配合抓好民族地區脫貧攻堅,今年建成不少于1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切實改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發揮聯系少數民族群眾的職能作用,圍繞建設國家生態公園,配合省委、省政府和市縣黨委政府宣傳好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政策,做好生態移民搬遷工作,切實保護好民族地區的綠水青山。

              “我們還要以保護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亮點,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吉明江表示,海南要辦好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和黎祖祭祀活動、第五屆海南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和第六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啟動籌辦2023年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各項工作,不斷擴大海南民族文化品牌的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特別是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海南30年來發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各族人民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這是重若千鈞的溫暖囑托,這是揚帆遠航的響亮號角!極大地堅定了我們進一步創新推進民族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我們一定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和厚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勇做改革開放的開拓者、實干家,在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的新征程中建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業績,為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吉明江說。

              (本報海口4月19日訊)

              關鍵詞

              【《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條例》】

              《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條例》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少數民族文化的適用范圍、基本原則和主管部門職責、保護和管理、認定和傳承、開發和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定。

              【《海南省散居少數民族權益保障規定》】

              《海南省散居少數民族權益保障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的出臺緊扣時代脈搏,對維護散居少數民族合法權益、推進海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特招班】

              1989年,省委、省政府就決定在海南中學設立一個少數民族高中班。2005年,海南省教育廳下發通知明確“重點培養優秀少數民族高中生的教育教學工作由海南中學和國興中學具體承擔”。

              典型人物

              邢福甫:

              被譽為“果王”的大學生村官

              35歲的邢福甫是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黨支部書記。2006年,邢福甫從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熱帶果樹專業畢業后,返回自己的家鄉樂東黃流鎮佛老村創業。在他的帶動下,佛老村芒果種植面積5000多畝、木瓜種植面積1000多畝,種植面積翻番,農民人均純收入有了明顯提高。他被當地老百姓稱贊為“果王”,榮獲“樂東縣爭先創優優秀大學生村官”“海南省農村科普帶頭人”“2015年海南省最美村官”“海南省青年五四獎章”“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符小芳:

              汗灑“五里路”甜自創業來

              符小芳是白沙黎族自治縣五里路有機茶專業合作社法人。五里路茶專業合作社是我省第一家有機綠茶專業合作社,在有機茶種植、有機茶制作流程方面經過多年的鉆研、探索取得了技術性突破,于2014年通過北京五岳華夏有機認證,2015年初通過德國CRESE(國際有機作物改良協會)嚴格檢測,取得通向歐盟與美國市場的通行證。符小芳不但帶領自己的合作社攻堅克難、創造業績,還把自家的核心技術無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黎族婦女。在她的號召和帶領下,目前已經有38戶黎族茶農與五里路有機茶合作社一起打造白沙有機茶事業,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增加了群眾收入,也為助力脫貧攻堅作出了突出貢獻。

              王金花:

              “女艄公”投身偏遠山區教育

              王金花是儋州市蘭洋鎮番打小學黎族教師。為了更多的少數民族孩子能上學讀書,1976年高中畢業后,她返鄉成為番打小學的代課老師,默默耕耘堅守三尺講臺,始終奮斗在民族教育的精神高地。為保證學生安全,她每天7時20分準時出現在松濤水庫上游,借用農戶的小船接送學生上下學,一天往返4趟,從不間斷。從小竹排到小木船,再到如今的鐵皮船,她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女艄公”。幾十年來,她敬業愛崗,用雙腳走遍了當地黎村苗寨的每一個村莊,家訪千萬次,確保她教的學生“零輟學”,近200人考上大學或中專。

              陸亞深:

              帶動貧困村莊群眾脫貧致富

              2010年,黎族干部陸亞深退休后,被當地群眾民主推選為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山竹溝村黨支部書記。他積極探索適合黎族村莊自身的發展方式,時常深入群眾家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當前農村各項惠農精神,推廣實用科技,解決生產生活實際難題;自籌資金帶領部分干部群眾到省內外多個先進地區實地考察并提出黨員干部種養帶戶的發展思路,通過“合作社+農民”合作經營的發展方式,成立多個專業合作社和生產基地,帶動整個山竹溝村群眾脫貧致富。

              張雄:

              堅守18年用愛守護村民健康

              2000年6月至今,張雄一直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什月村擔任鄉村醫生,承擔轄區2000人口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為改變黎鄉缺醫少藥,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狀,他與妻子回到家鄉,自籌資金改善什月衛生室醫療環境,開啟為當地百姓防病治病生涯。他堅持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免除患者掛號費、出診費、診療費及五保戶、特困戶醫藥費,有時還為經濟困難轉院患者墊付醫療費。

              (海南日報記者劉操 通訊員呂妍整理)

              大事件

              1988年

              8月,我省印發《關于加強民族工作幾個問題的通知》,同年10月19日,省委、省政府又發布《關于加強民族工作的決定》。

              1989年

              7月,海南省政府批準創辦海南國興中學,由副省長王越豐暫任校長。

              1990年

              4月,海南特區最大的電站——大廣壩工程正式開工(東方黎族自治縣)。該工程坐落于東方黎族自治縣,總投資7億元。

              1992年

              6月,全省民族工作會議決定,每年從省財政中安排專項資金,幫助少數民族群眾進行民房改造。

              1993年

              7月,東方黎族自治縣文物管理所在大廣壩水電站淹區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

              1994年

              11月,《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若干規定》頒布實施。

              1997年

              1月,國家“八五”重點項目、安裝我國第一套大顆粒尿素裝置的海南天然氣化肥廠(東方縣八所鎮)一期工程正式投產。

              1998年

              3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東方黎族自治縣,設立東方市(縣級),行政區域不變。

              1999年

              7月,出臺《樂東黎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自治條例》。

              2003年

              9月,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同意我省瓊中等8個市縣享受西部大開發有關優惠政策。

              2004年

              3月,《中國黎族》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2005年

              4月,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三月三”節慶活動開幕式暨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特別節目在五指山市舉行。

              2006年

              5月,海南省政府與天津科技大學簽訂省校合作協議,天津科技大學將在原招生計劃的基礎上,每年在瓊定向增招20名少數民族本科生。

              2007年

              2月,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施意見》。

              2009年

              10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

              12月,海南歷時19年,全面完成茅草房改造,幫助80多萬黎族苗族同胞告別茅草房,住進了明亮、堅固的磚瓦房或平頂房。

              2011年

              6月,國務院同意將我省6個民族自治縣納入國家興邊富民行動政策扶持范圍。

              2012年

              3月,陵水黎族自治縣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 陵水成功“摘帽”。8月,大型原創舞蹈詩《黎族故事》獲得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音舞類劇目金獎。

              2015年

              10月,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

              2016年

              1月,率先在全國完成民族村莊出口路水泥硬化。9月,我省選送大型原創舞蹈詩《黎族家園》獲得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金獎”和“最佳舞臺美術獎”。

              2017年

              8月,《海南省2017-2021年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工作規劃》印發實施,為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奠定政策基礎。10月,國家民委和海南省政府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決定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共建中央民族大學海南校區。

              2018年

              2月,省政府印發《海南省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海南日報記者劉操 通訊員呂妍整理)

            責任編輯:謝軍輝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時政

            權威報道一網打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少妇30p|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视精品永久免费|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秋霞日韩久久理论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