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30年 美好新海南| 臨高發展全面升級 文瀾江畔綻新顏

              臨高借助區位、資源等優勢發展全面升級

              文瀾江畔綻新顏

              一批省內外游客在臨高皇桐鎮金波村200畝荷花扶貧產業基地拍照賞花。本報記者蘇曉杰特約記者吳孝俊攝

              海南日報記者劉夢曉通訊員王海洪

              春日的文瀾江畔,散發著勃勃生機。

              位于我省西部的臨高縣,擁有114公里優質海岸線,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稟賦優越、人文底蘊深厚、發展空間廣闊。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臨高各項經濟指數和人民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而今,快速發展中的臨高秉持著繼往開來的氣勢,在漁業發展方面取得空前成就,以真金白銀投入扶貧工作,做大做強產業扶貧,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做大經濟體量,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培育特色產業,持續加大社會事業投入改善民生,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7年臨高教育均衡化水平明顯提升。圖為孩子們在公辦美臺中心幼兒園運動場玩游戲。本報記者蘇曉杰攝

              漁業發展19年持續領跑

              4月16日上午,陽光燦爛,臨高縣新盈鎮頭咀村海豐養殖基地碼頭一派繁忙,30多名員工邊忙邊議論,氣氛活躍。

              “建省那一年我還是個漁民,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公司,還能帶動很多人致富,這得益于臨高漁業優勢和好的政策支持。”臨高縣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達靈說,臨高人靠海吃海,有許多世世代代都是漁民的家庭,他們家也不列外。

              “一直依靠自然資源遲早會有資源枯竭的那一天,靠海吃海,也要充分體現出主觀能動性,利用海洋環境發展養殖就是當時的探索。”1996年,黃達靈開始試水水產養殖。1998年,他向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租賃了8口挪威舊網箱,開始深海網箱養殖之路。2003年,他創辦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這是當時海南、廣東一帶第一家大型深水網箱養殖公司。

              20年光陰轉瞬即逝,截至目前,海豐養殖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600多口深海網箱,產品遠銷近30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國27個大中城市設有銷售點,年銷售額超4億元的企業。

              對當地的漁民來說,海豐養殖公司的發展給他們帶去的也是一個個利好成果:借助于海豐養殖公司的經驗和技術,臨高成立順豐養殖公司等多個深水網箱養殖公司和合作社。“公司發展得益于國家好政策,企業發展后當然要回報社會。”黃達靈說,不僅是幫助當地漁民發展,海豐養殖公司400多名員工中有將近70%是臨高籍的,他們大多數都是在公司成立之初就進入,生活也越過越好。

              對臨高來說,海豐養殖公司的發展只是臨高縣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臨高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結構。漁民通過造大船、闖深海同樣可以獲得豐厚回報。

              2017年,臨高漁業總產量50.64萬噸,增加值90.54億元,連續19年保持全省第一。船隊結構進一步優化,下水31艘大中型鋼質漁船,改造21艘大中型漁船。漁業互保費居全省第一,解決了漁民闖深海的后顧之憂。也是在這一年,臨高還完成了新盈中心漁港主體工程建設,完善頭咀等5個漁港基礎設施,現代化漁港群初現雛形。當前,臨高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達3086口,年產量3萬噸,產值9億元,保持亞洲最大基地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里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這讓我們深受鼓舞。”臨高縣漁業局副局長陳海珊說,國家提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我省也確定培育“藍色引擎”,向海洋要質量、要效益、要增長,臨高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繼續做大做精做強深海養殖業,構建精致綠色產業鏈。

              臨高深海養殖漸成規模。圖為臨高海鱘深海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正在新盈海域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產業化示范基地進行捕撈作業。本報記者蘇曉杰攝

              產業扶貧讓更多貧困戶摘帽

              前不久,臨高縣多文鎮多郎村村民王菜秋收到了高山香菊產業扶貧項目給他的3600元分紅,讓他激動不已:“一直以來日子都過得比較苦,今年有了這么多錢,生活越來越有希望了!”

              王菜秋是在村干部的幫助下以扶貧資金入股的形式參與了高山香菊扶貧項目,不僅有分紅收入,在基地務工每月還有1300元—1500元的收入。

              在多郎村,像王菜秋一樣靠高山香菊種植項目獲得分紅款的貧困戶,有45戶195人。分紅款加上務工收入,不少貧困戶很快就能摘掉“貧困帽”。

              “在持續多年的扶貧實踐中,臨高縣干部群眾逐漸深刻認識到,給錢給物變相補貼的扶貧方式,短時內使貧困戶脫貧容易,但返貧同樣很快。發錢給貧困戶自行買苗買種搞生產,又存在市場對接困難,集中上市還可能陷入滯銷困境。”臨高縣扶貧辦副主任呂蒜女說,如何能夠從根本上幫助貧困戶脫貧,成了臨高認真探索的問題。

              2017年初,臨高縣決定大力發展產業扶貧。號召全縣扶貧干部出面找企業、找項目、做調查、洽談合作細節,幫扶村委會組織貧困戶成立合作社,并撮合“公司+合作社”合作。

              合作社將政府劃撥給貧困戶的產業扶貧資金,以資金委托運營的形式參與項目運營。企業負責生產銷售,每年給貧困戶按投入資金的一定比例分紅,合作合同到期后,產業扶貧資金全額返還合作社。

              如今,臨高通過讓貧困戶獲得分紅的產業扶貧項目有20多個,網箱養魚、果子貍養殖、林下養雞、高科技養豬、百香果種植等項目,讓全縣4223戶、18483名貧困群眾受益。

              不僅如此,臨高相繼開展“早春行動”“脫貧攻堅突擊月”“建檔立卡回頭看”“對標準、補短板”等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有針對性地推進扶貧工作。整合各類資金6.05億元投入精準脫貧,推動“百企幫百村”行動,通過“龍頭企業+銀行+貧困戶”等模式,安排產業扶持資金1.5億元,引導貧困戶發展瓜菜、熱帶水果、種桑養蠶、網箱養殖等特色高效產業,形成45個重點產業基地,產業組織化程度達84%。2017年臨高13個貧困村、5515戶25199人完成脫貧出列,全面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而在日前召開的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擴大)會議上,審議并研究了《臨高縣2018年脫貧攻堅“春耕行動”實施方案》《臨高縣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臨高縣2018年貧困村提升工程建設實施方案》《臨高縣2018年第一批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展資金)、第一批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展資金)項目計劃安排》《臨高縣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等相關扶貧文件,對今年臨高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

              “扶貧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樹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臨高縣委書記李江華說,今年臨高脫貧攻堅的任務異常艱巨,只有充分認識困難,下定決心,迎難而上,才是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正確選擇。

              民生投入結幸福碩果

              “現在村里的條條道路都建設好了,我們出行更方便了!”臨城鎮調俗村村民王小強對臨高的變化感受頗深,過去的泥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不僅寬了,帶給村里更多的是發展的契機。

              30年風雨兼程,30年砥礪奮進。放眼望向如今的臨高,鄉村休閑廣場、瓜菜基地、濕地公園、農家樂及休閑產業集群項目布局錯落有致,田間地頭農民的綠色產業朝氣蓬勃,村村通工程現場車來人往、機械聲轟鳴,施工人員忙碌著搶趕工期,處處涌現著“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動人場景……

              “近年來,臨高不斷加大民生投入,社會事業取得新成效。”李江華表示。

              強大的投入力度,帶給臨高的也是豐碩的收獲:2017年臨高投入9210萬元實施“全面改薄”工程,4所學校通過省級規范化評估,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利通過國家考核驗收,啟動瀾江學校建設,完成東江等5所中心幼兒園建設;投入1.56億元完成臨高縣中醫院改擴建、臨高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整體搬遷以及美臺等4所基層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完成40所衛生室建設;全年共支出養老、醫療保險基金8.07億元;發放低保金3885萬元、醫療救助金2386萬元,分別惠及困難群眾2.15萬人次和3.66萬人次;向4.26萬名60歲以上居民發放養老金7483萬元,基本完成老農保和城鄉居保制度銜接工作;農村醫療合作報銷1.72億元;城鎮新增就業崗位4547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407人。

              此外,“六大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進,體育公園、文化藝術中心、文化公園改造等項目相繼建成,完成45個行政村文化室建設;臨高廣船造船技藝、八音盅盤舞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加大文化娛樂業整頓力度,榮獲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完成3300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370套保障房和943套公租房交付使用,群眾住房困難得到有效緩解。

              縱觀臨高社會事業,教育均衡化水平明顯提升,農村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順利通過國家評估驗收,醫療衛生、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道路交通建設力度空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不斷提高,帶給人民群眾的就是更多獲得感和更強烈的幸福感。

              “住在臨高很幸福,我期待下一個5年、10年甚至是30年,臨高能有一個更為翻天覆地的變化!”提及未來,王小強充滿憧憬。 (本報臨城4月17日電)

            責任編輯:謝軍輝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時政

            權威報道一網打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也|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精品一区二区三人妻视频| 国产精品xxx电影|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