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海南30年30人| “龍哥哥”鄭興杰志愿服務19載 見證海南大愛

            點擊進入專題

            海南日報版面截圖

              在“龍哥哥”鄭興杰的影響下,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

              志愿服務19載 見證海南大愛

              鄭興杰接受記者采訪。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劉洋攝

            【椰視頻】19年風雨兼程 志愿者鄭興杰講述海南志愿服務變化

              海南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執行副秘書長、海口龍哥哥愛心社負責人鄭興杰。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劉洋攝

              海南日報記者王玉潔

              核心提示

              鄭興杰每天都很忙,忙到電話微信響個不停,時刻要惦記著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一些需要辦的事兒,有時候會分不清哪個是生活,哪個是工作;鄭興杰似乎也不忙,很長時間以來,他沒有從事一份“穩當的工作”,而是把志愿服務當成畢生的事業來追求。

              今年春節期間,霧鎖瓊州海峽,數萬名旅客因大霧滯留海口。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副秘書長、海口市龍哥哥愛心社社長鄭興杰和眾多志愿者一樣,連續幾天放棄休息,走上街頭,為旅客提供服務,溫暖他們的回家路。

              不止今年,連續19年來,鄭興杰的志愿服務一直在進行,他有一個被許多人熟知的名字——“龍哥哥”。“有事就找‘龍哥哥’”的信任和支持使他成為海南志愿服務界的標桿人物。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19年?”鄭興杰慨嘆地說,自己的青春時光都奉獻給了公益事業,也有幸參與和見證著“海南志愿之花”處處開。

              文明新風清潤人心,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滋養著社會文明建設,激發向善力量,折射出無數瓊島兒女文明友善的社會美德。

              二OO六年,鄭興杰為東方市東河中心學校捐贈圖書的情形。

              “樂于助人”猶如一顆種子埋在心里,生根發芽。

              “雖然仍有許多人不明白,我究竟為什么要投入全部精力到志愿服務中去。”鄭興杰說,早些年自己整天忙日忙夜,也沒有固定收入,老爸看不過去,說他是“四不像”:官不像官、商人不像商人、工人不像工人、個體戶不像個體戶。但是,越來越多志愿者的守望相助、市民的支持理解、受助者的感激感恩給了他無限動力和希望。2010年,鄭興杰成立了海口市龍哥哥愛心社,救助老弱病殘、抗災救災、參與海口“雙創”,用豐富的志愿服務項目積極拓展黨建帶團建,參與社會治理。

              19年的堅守與成長,鄭興杰愈發明白,志愿服務活動不是一次熱心、一時熱鬧,只有以制度化的組織、規范化的管理、科學化的運作護航,才能行穩致遠。

              “學雷鋒做好事”種下奉獻的種子

              鄭興杰是土生土長的海口人,兒時住在玉沙村。讀小學時,每天從家到學校短短兩公里的路程常令他感到苦惱,“我小時候很瘦弱,不太會騎自行車,從家到學校每天往返4趟,都是搭載學長學姐的‘便車’。”他說,回過頭想想,雖然那時居住的環境破舊,但孩子們之間的互相幫助就是一道溫暖和靚麗的風景線。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早期,雷鋒精神如春風般溫潤整個海南島,“學雷鋒做好事”活動吸引了許多學生加入其中。鄭興杰常常和同學們一起義務植樹、清理衛生、看望孤寡老人。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鄭興杰漸漸開始懂得何為雷鋒精神,也逐漸明白想要帶給別人溫暖,不必非要驚天動地,發自內心的小小善舉足以溫暖人心。

              “樂于助人”猶如一顆種子埋在心里,生根發芽。

              1995年,鄭興杰北上求學,恰好趕上了互聯網發展大潮,頗有生意頭腦的他一邊讀書一邊依靠互聯網打工賺錢。遇到一些家庭貧困或碰上麻煩事的同學,熱情大方、仗義豪爽的他常施以援手。

              但鄭興杰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離家求學的這一年,奉獻、友好、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春風正吹拂在瓊州大地上——家鄉成立了海南省青年志愿者協會,各市縣的志愿者協會也相繼成立,學校、社區、街道、企業等也建立起了基層服務組織。

              1999年,天涯社區創辦。也是在這一年,鄭興杰大學畢業回到海口,常“泡”在天涯社區論壇上的他給自己取了個網名“龍哥哥㊣㊣㊣”。兩年后,他擔任天涯社區海口城市版主。這也是為何大家總愛稱鄭興杰為“龍哥哥”的原因。

              “為何不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發起公益活動呢?”很快,鄭興杰在論壇上發布的志愿活動收到不少網友的響應,大家一同去獻血、去看望孤寡老人、去孤兒院給孩子們送衣服和奶粉……

              就這樣,鄭興杰開始以網絡資源為依托,組織志愿服務活動,這也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后最早一批自發組織公益活動的志愿者。不過,這時的他還不知道,未來自己將會為此付出全部精力和心血;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志愿服務中找尋到了別樣的人生價值。

              身體力行

              許多人從受助者變成參與者

              在海南從事志愿者工作的人不少,但像鄭興杰這樣,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就在忙公益,并且還自掏腰包的志愿者并不多,“別人叫我一聲龍哥哥,找我幫忙,我不能辜負他們。”鄭興杰的想法很簡單。

              剛開始的時候,鄭興杰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還比較松散,一個月一兩次,活動形式也大多只是獻血、參加一些環保工作,以及節假日到福利、院養老院等地送“溫暖”。

              海南志愿者注冊工作全面開展是在2005年。當時“志愿者為老服務金暉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動”“青年志愿者禁毒宣傳活動”“法律志愿者服務計劃”等多種多樣的志愿服務項目逐步得到社會認可,參與服務的志愿者最多可達到一年30萬人次。

              看到志愿服務項目如雨后春筍般進入大眾視野,鄭興杰覺得自己到了系統做志愿服務項目的時候了。于是,2006年,鄭興杰通過網絡募捐籌集書籍,計劃在全省貧困地區建立50家“捐一本書建愛心圖書室”。

              想干好一件事不容易,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等都要不斷協調。想要建圖書室,沒有錢怎么辦?鄭興杰咬咬牙,把經營酒吧賺來的錢都投了進來。那兩個多月,真是累!聯系當地教育部門、社區、學校,去看現場,討論建圖書室相關事宜,他都要親力親為。

              “也挺好,密集地下鄉、高強度地籌備工作,‘沒收’了我的節假日,倒讓我成了‘專職’的志愿者。”鄭興杰很驕傲,這個項目成了!他們募集到的10萬余冊圖書送到了全省52間圖書室,“比計劃的圖書室還多了兩家,看到孩子們的笑臉,累和辛苦不值一提!”到現在,“捐一本書建愛心圖書室”志愿服務項目已在全省建了400多所愛心圖書室。

              慢慢地,鄭興杰發現,在海南,越來越多人對志愿服務的態度悄然改變。從不理解變成理解,許多人從受助者變成參與者。

              “雖然仍有許多人不明白,我究竟為什么要投入全部精力到志愿服務中去。”鄭興杰說,早些年自己整天忙日忙夜,也沒有固定收入,老爸看不過去,說他是“四不像”:官不像官、商人不像商人、工人不像工人、個體戶不像個體戶。但是,越來越多志愿者的守望相助、市民的支持理解、受助者的感激感恩給了他無限動力和希望。2010年,鄭興杰成立了海口市龍哥哥愛心社,救助老弱病殘、抗災救災、參與海口“雙創”,用豐富的志愿服務項目積極拓展黨建帶團建,參與社會治理。

              19年的堅守與成長,鄭興杰愈發明白,志愿服務活動不是一次熱心、一時熱鬧,只有以制度化的組織、規范化的管理、科學化的運作護航,才能行穩致遠。

              志愿服務

              激發向善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涵養著海南島善言善行的氣質。

              2008年5月12日,當四川汶川地震的噩耗傳來,悲痛之余,瓊島志愿者紛紛加入到救災募捐的隊伍中來。當年,海南分兩批派出55人奔赴四川汶川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衛生防疫和心理干預等志愿服務。

              在共青團海南省委的支持下,鄭興杰也以最快的速度發布為災區同胞募捐活動的通知。僅一天時間,就有100多名在瓊四川籍大學生報名參加,他們沿著海口賓館附近的5條街道進行募捐。

              “當時海口市民還沒見過那么多人抱著箱子在街上‘討錢’,募捐第一天就有人報了警。”鄭興杰說,當時他剛從三亞回來,穿著看上并不嚴肅的短褲向警察解釋活動的合法性。

              即便如此,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溫情時刻不斷地溫暖著鄭興杰和志愿者們:捐款電話被114查詢電話收錄,也被想捐款的愛心市民打爆了;環衛工人揣著一元兩元、一百元兩百元找到志愿者們;海口南大橋底下的農民工把一沓沓褶皺的錢塞到志愿者手里……15天時間里,椰城大愛涌動,志愿者們辛苦奔波的汗水和感動的淚水無數次交織。

              同年的北京,100名海南志愿者齊聚首都,為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服務。活躍的海南志愿者身影、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項目、井然有序的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推進全省志愿服務工作邁向規范化,而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志愿者元年”。

              一年后,《海南省志愿服務條例》審議通過,從此以后,海南既明確了政府責任和社會責任,也規范了志愿服務組織的法律地位、志愿服務行為,為志愿服務提供了保障機制。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越來越離不開志愿者的奉獻和付出。

              也有許多志愿者把2014年視作“海南志愿服務元年”,從超強臺風“威馬遜”到臺風“海鷗”登陸海南,短短2個月,我省民間志愿者們迅速行動,參與救災工作,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社會氛圍日益濃烈。

              鄭興杰發現,海南的志愿者們已然形成默契,筑起了文明風景線。大家齊心協力,抗擊災害,籌集救災物資,除掉臟亂差,共建美好家園。

              每當鄭興杰接到受助對象感激的電話,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聽到施助者感謝自己讓他們的愛心有了出口時,他這樣告訴自己:“我做志愿服務工作,源于熱愛,忠于責任。我收獲的,是巨大的精神財富!”

              (本報海口3月19日訊)

              2006年,鄭興杰與早年幫助的孩子比身高。

              鄭興杰寄語

              - “海南是我的家鄉,我愛這里清甜的空氣、溫潤的氣候,我愛這里淳樸的民風,和諧友好的社會氛圍。”

              - “我把志愿服務視作事業,19年來,無關于金錢,我收獲了巨大而寶貴的精神財富。而這份對志愿服務的熱愛早已變成責任,支撐我再走下一個19年。”

              - “志愿者人人皆可為,再富的人也需要他人的幫助,再窮的人也可以幫助他人。”

              - “做好事有大學問,建章立制能長久。要建立起良好的志愿服務機制,繼續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充分調動和發揮全社會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融入到社會治理的工作中去。”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謝軍輝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時政

            權威報道一網打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青娱乐2017年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素人搭讪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国产精品100页|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京东 |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