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媒體報道了有視頻曝出“鑫鴻皇家香米用膠做的”,引起不少市民及網友關注。對此,代理商主動向食藥監部門申請監督抽樣,并向警方報案。食藥監部門對代理商所在倉庫內兩袋規格為15㎏的“鑫鴻皇家香米”進行監督抽樣,結果顯示,樣品所檢項目均為合格。15日晚,蘇某珍被帶至城西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處理。》》》相關報道一、相關報道二
據視頻發布者蘇某珍稱,她拍視頻發給親友,是想“好心提醒”一下。只不過,這樣的“好心提醒”經過網絡傳播后,卻給社會帶來了難以預料的恐慌,尤其是給代理商等經營業者和品牌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正如代理商王女士所說,“一個品牌的維系很不容易,而發布視頻的人動動手指,就會讓一個品牌毀于一旦。”
盡管在代理商主動報案,食藥監部門、公安部門的主動出擊下,不實視頻發布者已被帶走,將受到法律制裁,這起“塑料大米”的謠言也將告一段落,但是,辟謠的成本之高,讓人唏噓。對于各方辟謠和打擊謠言的努力,我們必須肯定,但更需要思考的是,這些年,盡管我們一再辟謠,為何謠言總是前赴后繼?
顯然,透過“塑料大米”事件,我們需要得到反思:首先,面對謠言不能僅止于智者,更需要主動出擊。在海口“塑膠大米”事件中,我們很慶幸地看到,代理商主動報案,找來食藥監部門監督抽樣檢查,尋求執法部門辟謠,這無疑是應對謠言最應該有的態度和做法,也是對謠言的最有力回擊。我們期望其他一些謠言受害者能夠主動站出來,揭露真相。
其次,食品安全領域謠言之所以頻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普遍缺乏常識,對食品知識不甚了解,無形中給了謠言滋長的空間。因此,不妨從源頭做起,通過廣泛的、接地氣的宣傳,傳播更多科普知識,加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溝通互動,擠壓謠言滋長的空間。
再次,食品安全領域謠言頻發,也離不開這些年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導致人們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寧可信其有。從長遠來看,提振消費者信心顯然需要更大努力,比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讓監管更加透明公開;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領域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嚴懲違法者,起到震懾作用等。
某種程度上說,個案的辟謠和查處固然重要,但鏟除謠言滋長的土壤來得更加重要和緊迫。我們期望相關部門、企業、經營者和消費者能夠多一些反思,多一些治本的努力,將謠言及時攔截在萌芽狀態!(趙有良)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