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11點多鐘,在海口海瑞大橋下,4名男生相約下南渡江內玩水時,其中一名初一男生不慎落入深水,消失在水流當中。消防趕到后,最終打撈上來這名男生的遺體。當天下午2點多鐘,記者趕到現場時,遇難男生遺體還在江邊,家屬痛不欲生,消防官兵已經撤離現場。》》》點擊查看相關新聞
??趯W生意外溺亡悲劇,再度引發暑期戶外安全的沉重話題,而就在5月12日下午,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英州村13歲男孩小明(化名)在自家附近的高爾夫球場水池內不幸溺水身亡,更可見只要稍有麻痹大意,就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學生暑期安全絕不能掉以輕心。
喜愛玩水是不少孩子的天性,夏季既是野外游泳的大好時機,也是溺亡事故的多發期,各地幾乎每年都會有類似的不幸發生。梳理事故來龍去脈便不難發現,只要思想上引起足夠重視,防范措施嚴密、得力,不少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警鐘年年敲、溺亡事故難絕跡,很大程度上恰恰說明有關方面并沒有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亡羊補牢。
??谀缤鰧W生吳某的同學稱,他們曾經多次來南渡江玩水,之前從來沒有出過事,沒想到這次發生意外,清楚地道出了孩子們的僥幸心理;而陵水涉事池塘業主稱,自從高爾夫球場運營以來,球場四周都安裝了1.8米高的防護網,并且有專人看管,但防護網經常被當地村民破壞,實際上也是在推脫責任。為什么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村民破壞?何以沒有設置醒目警示標志?破損不堪的防護網何異于擺設,如何阻止孩子的玩水沖動?
每起溺亡事故的發生后,貌似原因各異,實際上都暴露出共同的致命問題,那就是安全意識的淡漠和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要么抱著不會出事的僥幸,要么不能汲取別人的教訓,要么安防措施只是做做樣子,缺失有效堵疏對策,等等。地處熱帶氣候帶的海南,天氣熱得早、夏季時間長,無形中加大了學生冒險野外游泳的概率,暑期安全更有必要建立起給力的常態機制,而不能總是等到出事后才引起足夠重視。
一方面,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各方,安全教育必須常抓不懈,盡可能讓學生入腦、入心;另一方面,相關水域責任單位和主管部門必須時刻繃緊安全神經,切實做好常態化的安全防范措施,設置好人防、技防雙重“保險”,不給孩子擅自闖入的機會;同時,有關方面不妨辟出相對安全的水域,配備相應的人力和設施,滿足孩子們暑期安全游泳需求。只要社會各方齊心合力織密安全防護網,才有望徹底杜絕學生溺亡悲劇。(瓊言)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