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相關視頻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2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 實習生 周李桃)面對校園暴力事件,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學校、家長、社會都要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2月21日,海南省政協委員、律師廖暉在做客南海網“兩會”會客廳時提出了以上觀點,并表示國家在逐漸完善相關法律的同時,地方也應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
近來,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事件屢見于報端,這些事件之所以發生,除了有孩子自身的原因外,也與學校、家長的忽視或無奈,執法機構的有心無力脫不開干系。
學校、家庭、社會該如何共同防范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如何構建更完善的“反校園欺凌”法律體系?2月21日,海南省政協委員、律師廖暉在做客南海網“兩會”會客廳時談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廖暉認為,實際上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的社會危害性非常嚴重,因為未成年人的社會觀、人生觀還沒成熟,成長階段在校園里遭受暴力或是冷暴力對待,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傷害。而遇到這樣的事情,學校和家長往往會希望能夠息事寧人,所以造成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結果。
另外,從法律層面來看,應對校園暴力問題,目前中國無論是在立法還是執法上都存在短板。
“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所傷害的不僅是當事的學生,還有整個校園的教學秩序,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實際上現在社會上發生的許多惡性案件,究其源頭,都和當事人在校園所受到的傷害有關系。”廖暉說。
所以,廖暉認為首先應該正視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的嚴重性,加強宣傳,讓家長和學校在遇到這類事件時不要選擇回避,而是家庭、學校、社會聯動,形成合力來共同應對。
其次,廖暉表示國家立法機關也意識到低齡化犯罪日益嚴重的問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擬將處罰年齡降至14歲。部分地方的立法機關也提出要針對校園暴力問題制定專門的法律,或是修改現行的法律。司法部門也設立了未成年人法庭。
“除了這些外,我認為還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以做。比如司法行政部門或律師協會可以通過講座、舞臺劇等多種形式,讓法律走進校園。”廖暉說:“通過宣傳,讓家庭、學校更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