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兩會#33、【如何才能讓海南成為創客的沃土?】針對就業嚴峻的形勢,人大代表李建保建議,以創新創業保就業穩中有進。對海南來說,有著得天獨厚的互聯網發展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旅游資源,有創客創新創業的基礎條件,但要讓海南成為一片沃土,還需要繼續加大行政職能改革,深化多規合一的探索,透過稅費、財政補助等方式,為創客創新創業提供溫暖舒適的條件,解除更多后顧之憂。(黃沙)
相關新聞:李建保:以創新創業保就業形勢穩中有進
兩會E訪談
[名片]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
記者:海南日報陳蔚林
主持人:南海網盧天琴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陳蔚林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是全國兩會中的熱點話題。當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超過全年預期目標,成為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時,會場響起熱烈掌聲。
因為,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深知,這兩年,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相對放緩,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現有勞動力無法滿足各個領域不斷提高的人才需求”這一復雜局面。就在這時,“創新”、“創業”再次成為一對“新詞”、“熱詞”,走到人們面前。
穩定就業形勢需各方助力
記者:去年,盡管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城鎮新增就業人口仍然達到了1312萬。與之相對應的是,海南在去年也取得了“城鎮新增就業人口10.1萬人”的好成績。您認為,是哪些因素保證了我國就業形勢穩中有進?
李建保:應該說,在去年的經濟形勢下,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能夠達到1312萬,還是體現了一個平穩向好的發展速度和趨勢。所以,政府工作報告將其稱為“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我很贊同,并且認為這一論斷同樣符合海南實際。
在我看來,就業形勢能夠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其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去年一年,國家在原有基礎上,又出臺了許多促進高校畢業生和社會勞動力就業、再就業的新政策、新舉措,給待業人群創造了良好的就業大環境。其次,各地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培訓機構等也為待業人群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專業教育、就業培訓。最后,高校畢業生和社會勞動力自身的努力也不容忽視,他們在求職擇業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許多人先就業再擇業,為自己和家人的美好未來闖下了一片新天地。
我認為,要想保持就業形勢穩中有進,無論經濟形勢好壞,經濟增速快慢,這些主要因素缺一不可。
今年就業壓力不小于去年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高達765萬人,您覺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相較往年是減輕還是增加?
李建保:今年的就業壓力不會比去年小,畢竟實體經濟產業吸收勞動力的容量還有可能進一步減小。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對拉動就業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相關產業的崛起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富余勞動力。所以,掌握“互聯網+”相關技術的人,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中就會有更強的競爭力。
另外,為了進一步促進就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都安排了許多十分有力的舉措。綜合這幾個方面來看,今年的就業形勢和去年應該不會相差太大。
記者:海南大學是人才聚集高地,多年來一直保持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0%的好成績。作為海南大學的校長,您是否有信心帶領海南大學繼續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中突出重圍?
李建保:一直以來,海南大學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曾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這個成績令我們自豪。
盡管全國就業形勢都相對緊張,但國際旅游島建設形勢一片大好,給海南大學畢業生創造了很好的就業條件——每一年,海南大學都有約一半數量的畢業生選擇留在海南就業,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海大力量”。海南大學的畢業生在海南找工作,很有競爭力,畢業生聲譽很好,很受海南地方的企事業單位的歡迎。據第三方機構統計,去年海大畢業生,有40%多在海南省內工作,有30%多去了北上廣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海南大學考研升學率增長迅速,僅2015年就有423名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被推薦到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或中國科學院等研究機構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中國科學院接收人數占總接收人數的94.3%。再加上自己考試讀研究生和出國的,有的專業學院學生的考研升學率超過20%。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為扎實全面,素質也進一步提高,對他們的就業也就更有幫助。所以,在畢業生就業能力方面,海南大學的畢業生表現是很好的,我很有信心。
增加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記者:當前,“互聯網+”風潮日益興盛,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政策、新舉措也不斷出臺,很多大學生都選擇了投入創業大軍,您對這樣的現象怎么看?
李建保:從大的基本面來看,我還是鼓勵學生們在校期間認真地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扎實打好基礎,做到厚積薄發。認真系統地掌握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就像能解剖一只“麻雀”,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于今后的專業化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對于部分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對于那些具有創新創業愿望和能力的學生,我們也是積極支持他們先行先試的,我們也會盡可能為他們提供相關服務,包括“全過程、階段式”的創業教育體系、“全方位、多平臺”的創業服務體系、“有特色、市場化”的創業團隊孵化體系,盡可能降低他們的創業風險和前期負擔,增加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主持人:去年您就提出,創新創業不是青年人的專利,中年人也可以參與其中。那么,您能不能向有創業意愿的中年人介紹一些切實可用的政策措施?
李建保: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關鍵,是讓更多成熟的中年人帶頭創新創業。這些30歲到50歲的中年人,無論是工作經歷、專業技能、人脈關系、抗挫折能力,還是管理經營水平,都比大學生創新創業要有優勢得多。
要讓這些經驗豐富、精力旺盛的中年人下海創業創新,政府應當為他們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服務質量,營造社會氛圍。我們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及各省區市都陸續出臺了很多有助于中年人創新創業的政策,比如國務院在今年2月以16號文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很多省區也頒發了實施細則,這有利于讓中年人把創新成果轉化成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不僅如此,中年人創新創業還能享受相應的減免稅收政策、停薪留職政策、經濟適用房政策等,有些開發區、試驗區還為有創新成果的創業者提供扶持資金、風險資金。我相信,隨著這些政策和舉措的陸續出臺,會有更多中年人參與到創新創業大潮來。
(海南日報北京3月8日電)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